小编注意到,一种锁价发行、“赔本”包销的现象近期再度抬头。而就在不久前,由于承销费率跌出“地板价”,两家涉事主承销商已被警告。
数据显示,近期银行间市场存在着部分超短融上市首日估值与票面利率偏离幅度过大的现象。其中,某央企发行的超短融上市首日估值与票面利率偏离达54bp。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上市首日的偏离属于正常现象,然而偏离过大则意味着在债券发行过程中,或许存在主承销商配合发行人进行锁价发行与低价包销的行为。
市场人士认为,所谓“锁价发行”与“低价包销”,实质是主承销商配合发行人事先协定发行利率,违背了“不就发行利率(价格)等不确定事项做出事先承诺,操纵发行定价”等自律要求。
“包销破坏了游戏规则,把一个有技术含量的行当变成了纯粹的报价游戏。”一位银行人士如此吐槽。
不过,亦有投资人士持相反观点,认为这是发行人与主承销商之前交换资源的一种正常市场化行为。“虽然很讨厌,但也没办法。”
详情请扫二维码↓
来源: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